從去年到今年,金剛係列產品持續升溫,真正在市場上火了起來。在市場的驅使下,陶瓷企業紛紛轉戰金剛石產品,引發了席卷整個行業的改線潮。
轉產金剛石成風潮
去年以來,全拋釉產品因產量過剩、低價競爭、利潤下滑,跌勢已不可阻擋,而超平釉市場潛力因提前透支而顯得後繼無力,陶瓷企業麵臨產品缺乏賣點、競爭力下降、利潤縮水、庫存增加的尷尬,需要通過開發差異化、高附加值產品來挽救頹勢,應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金剛產品的出現,讓備受市場低迷煎熬的陶瓷企業重新看到了希望。
順應市場大勢,北方產區從去年開始就有陶瓷企業轉產金剛石產品,至今年春天真正形成了一股不可逆轉的浪潮。
日日升是較早生產金剛石的陶瓷企業。日日升董事長黃長煜表示,“金剛釉產品繼承了全拋釉圖案豐富、色彩絢麗的優點,又完美地解決了其不耐磨、易刮花、水波紋的缺點,不但通透感更強、逼真度更高,從厚度、白度、硬度、耐磨度等多方麵實現了新突破”。
金剛石產品剛剛上市的紅太陽陶瓷董事長崔如霞表示,“從去年以來的市場反映來看,拋釉磚已經在走下坡路,金剛石已經成為市場上地磚主流產品,必然會引領新的市場走向”。
據初步統計,目前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六省金剛石生產線已有19條,其中河南7條,河北5條,陝西2條,山西2條,甘肅2條,寧夏1條。並且陶瓷企業改線浪潮仍在持續。
5月19日,朗格陶瓷二廠金剛石生產線窯爐點火。同一天,寧夏科豪陶瓷金剛石生產線開工奠基。“現在91桃色下载污污是一條線生產金剛石,近期另外一條線也會轉產金剛石。”英奇陶瓷營銷總經理劉理亞表示。
利潤驅使是主因
不僅僅具有鮮明的特點和性能優勢,較高的利潤空間也是陶瓷企業紛紛轉產金剛石產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拋釉雖然曾為陶瓷企業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但由於產能過剩、一輪接一輪價格戰,價格已經壓得很低,800×800mm的全拋釉每片才十幾元,利潤空間還不到10%,幾乎沒什麽附加值。”劉理亞坦言。
相對於全拋釉來說,金剛石的價格卻相對堅挺,利潤空間比較大。據了解,目前北方產區金剛石的價格在20到26元之間,每片比全拋釉的價格高出6至10元,這對於深陷價格戰、利潤日趨微薄的陶瓷企業來說具有相當大的誘惑力。
同時,今年以來金剛石一直處於上升趨勢,價格也有兩次上漲過程,更讓陶瓷企業看到了金剛石所具有的市場潛力。
另一方麵,金剛石經過去年以來的推廣,市場接受度比較高,銷售比較好。一陶瓷企業銷售經理表示,“進入5月市場逐漸走淡,其他產品發貨量都有所下滑,但金剛石產品相對來說較為穩定”。
在走訪時也發現,現在家居市場地磚產品可以說是“無產品不金剛”。一名經銷商說,“金剛石有賣點,利潤空間也比較大,相對來說比較好操作,今年銷售一直不錯”。
但在調查獲悉,陶瓷企業紛紛轉產金剛石,產能大幅增加,對市場銷售和價格也造成了一定的衝擊,無論是銷售還是價格都開始出現下滑趨勢。
“每一款新產品都是上市初期價格比較高,隨著產能增加、市場普及,價格必然會出現波動,回歸合理價位,金剛石也不例外。”一陶瓷銷售總經理坦言。
市場亟待規範
對於金剛石的未來發展,有業內人士表示,從近兩年的趨勢來看,拋釉磚已當仁不讓成為市場的主流,金剛釉讓拋釉磚更趨完美,生命力也會更頑強。另外,從產品性能和利潤空間來看,金剛石無疑也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前景。
但是在市場熱銷的背後,由於缺乏統一標準,市場上金剛石泛濫,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更有個別陶瓷企業隻是把產品名稱改為金剛石,實際上產品釉層厚度、莫氏硬度等方麵並沒有多少改變,行業內稱之為“假金剛石”。這些假金剛石銷售價格比較低,每片隻有十幾元,這類產品走向市場摻雜其中,對金剛石產品造成了一定的市場擾亂和衝擊。
從實際來看,金剛石產品既要有釉料硬度,還有保持通透感,產品優等率也比較難保證,總體來說技術要求較高。而大部分消費者根本無法做到真假區分,在消費上也會進入誤區。
“91桃色下载污污投入大量資金辛辛苦苦做出來的金剛石產品,卻被這些假金剛石擾亂了市場、壞了口碑,不利於金剛石產品的市場推廣,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研究出台行業標準,遏製惡性價格競爭,淨化市場環境。”一名陶瓷企業負責人表示。
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