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都市生活,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摒棄繁縟豪華的裝修,繼而追求自然簡約、輕鬆舒適的空間。噴墨印刷技術的成熟與發展賦予了大規格瓷磚新的生命力,加之大規格瓷磚簡約大氣的裝飾效果,更容易被高端以及年輕消費群體所接受。
今年開年以來,國內部分陶企除了推出新產品,新規格也成為宣傳的重點,諸如“大規格”、“超大規格”與“大規格之王”的宣傳字眼頻現。目前,600×1200mm、900×1200mm、1000×1000mm等“大”規格較為常見。
同時,也正是因為大規格瓷磚在鋪貼應用時能耗少、程序便捷,且整體裝飾效果簡約大氣,在豪華會所、高檔酒店、別墅與高級寫字樓等空間應用廣泛而被逐漸關注。那麽,大規格瓷磚的未來如何?終端銷售是否如業內所宣傳那般火熱?
大規格逐漸受關注,普通規格仍是主流
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陶瓷行業對於“大規格”、“超大規格”都無明確定義。有業內人士表示,由於行業內沒有統一標準,究竟什麽樣的規格算大,在業內依舊眾說紛紜。因此,規格的“大”和“小”還需要根據產品的品類、市場接受程度來劃分,超過常規的,則為大規格。比如仿古磚,超過800×800mm的就算大規格;1200×200mm被稱之為大規格木紋磚;大眾瓷磚產品則是超過1000×1000mm。
眾所周知,中國人喜歡“大”,因“大”會顯得大方,大規格瓷磚鋪設出來的整體效果能給人一種延伸、開闊的感覺,而且在麵積大、較為開放的空間中,用這種大規格的瓷磚會顯得非常大氣,因此成為不少酒店大堂、豪華會所、私人別墅與大型超市的裝修首選。同時,由於小規格瓷磚鋪貼成本較高,且鋪貼程序較為繁瑣,因此大規格的瓷磚在會所、酒店、別墅、超市等較大空間中,使用頻次往往高於其他規格的瓷磚。
“大家都覺得大規格瓷磚較適用於工程項目,像酒店大堂、高端會所之類的空間。其實,在部分家裝中也會用到大規格。”佛山市壹加貳陶瓷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黃延生表示,一些麵積較大的私宅對大規格瓷磚的需求量都不小。
佳美施銷售經理魏蕊介紹,目前佳美施1200×1200mm與1200×1800mm大規格拋光磚主要銷往台州、溫州、福建以及台灣等地。在江浙一帶以及福建地區,私宅很多,房子麵積大,對大規格瓷磚的需求量不小。
據了解,1200×1200mm規格的拋光磚從2006年左右開始在市場出現,而1200×1800mm的則是從2008年開始,彼時新中源陶瓷也推出了該規格的產品。
“拋光、全拋等大規格產品並不是這兩年才出現的,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企業想要突圍,會將突破口放在產品本身,因此大規格產品的發展也是順應市場需求。但遺憾的是,企業並沒有將其作為主流產品麵向終端進行推廣,因此發展至今還沒有真正成體係。”開平市冠能建材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梁榮江表示,近兩年,隨著仿古磚、木紋磚等大規格產品在行業內“走俏”,其趨勢在今年依舊沒有減緩的跡象,繼而1000×1000mm、1200×600mm的大規格仿古磚、1200×200mm、1800×200mm的木紋磚產品受到更多關注。
雖然大規格產品已達到了1.2米、1.8米,甚至兩米以上,但600×600mm、800×800mm規格的瓷磚仍是主流,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大規格產品讓空間更具設計感
“2014年ICC瓷磚推出大都市係列。在此之前,ICC已經推出不同係列的大規格產品,而2014年,隨著更多大規格產品的推出,大規格係列產品逐漸成為一個成熟的體係,因此ICC大都市係列也應運而生。”ICC瓷磚副總經理、國內營銷總經理區波成表示,大規格在設計上可以實現有更多的想法,正如ICC瓷磚藍山瓷木“大都市”係列“波士頓”通過不同模具、不同細節的處理,做出模擬鋪貼的微縫效果,不僅節省了鋪貼成本,同時還能做出更好的效果,一舉兩得。
大規格瓷磚能“降低”生產成本且減少繁瑣的鋪貼應用過程。如果做小規格的話,做多少種規格,就需要多少種模具,反而會對生產造成負擔。同時在鋪貼上,普通規格的產品要鋪貼出不同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難度。
在設計師應用的過程中,大規格產品的鋪貼應用可謂是主材,容易搭配一些其他產品,形成整體的基調。而且目前住宅及商業空間越來越大,很多設計師及消費者發現,傳統的小規格產品難登大雅之堂,唯有大規格產品才能凸顯空間的氣質。
“除此之外,越來越多消費者追求‘無縫鋪貼’,大規格瓷磚能夠逐漸受到關注,主要歸功於它的大。”康拓設計總監鮑偉指出,因大規格瓷磚在鋪設的時候比較容易,而且留縫少,不容易留下髒汙,清理的時候也相對輕鬆,地麵看起來更加幹淨整潔。再加上這種規格的瓷磚最終呈現出的效果讓整體空間更有檔次和個性,所以多數陶瓷企業皆看好其發展前景。
而且,“大規格產品展現的紋理圖案更完整,磚麵體現的細節更多,同時目前一些高端的家居及商業空間麵積大,期望有更佳的裝飾效果,大規格在一些高端的住宅及商業空間優勢也能很好的體現。”區波成說到。企業大規格產品基於產品不斷創新的考慮。長期傳統小規格的應用讓消費者產生了審美疲勞,同時設計師也一直在尋求更多元的設計元素,大規格產品能夠滿足多元化的需求。目前ICC瓷磚大都市係列擁有不同體係的產品,仿木紋的、仿石材的、仿水泥的,既能單款產品鋪貼,同時又能混合使用,為空間創造更多的個性。
區波成表示,其實,目前消費者接受大規格產品的程度越來越高,不少的設計師也越來越喜歡在空間應用大規格產品。ICC已經在中國及外國有多個案例,不同的產品混搭,讓大規格產品在空間應用中得到了很好的發揮,打破了原有的小規格產品應用設計,給空間帶來更多的設計效果。
“在去年博洛尼亞展期間,大部分參展企業在使用大規格瓷磚的過程中不是整塊鋪貼,而是經過切割、加工後重新設計使用。”鮑偉認為,由於生產技術的限製,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大規格產品在經切割後容易破損,同時易破壞產品表麵的完整性。
對此,多位受訪人士均對於大規格瓷磚的加工利用表示不讚同,“既然要切開再設計,為何不直接用適合的規格產品?大規格在切割豈非資源浪費?”
區波成坦言,大規格瓷磚切割對磚麵本身的設計研發要求極高,因為既要保證1200×600mm整磚效果,又要在切割方麵特別講究,因為有些紋理的完整性不能因隨便切割而被破壞。
因此,一般而言,大規格產品盡量避免後期加工。當然,為了使空間有更驚豔的效果,適當的切割也是可以進行。
市場需求不大,短時間難成主流
在今年佛山春季陶博會上,仿古磚成為展會上的“主角”,因其個性化較強,但在市場上所占份額較少。在曆經了近二十年的蟄伏後,又應80、90後消費群體時尚、簡約、個性化的消費訴求下,仿古磚以其多元、多變的產品特色和空間風格,讓尋求差異化經營、在市場競爭中苦苦掙紮著的眾陶企看到新希望,仿古磚因此迅速升溫。
“在業內,拋光磚、全拋釉等產品的大規格,體係已相對成熟,但仿古磚的消費群體不僅要有較強的經濟能力,還需要較高的審美情趣,普通消費者不具備對該產品的消費與認知能力,因此主要靠設計師渠道進行推廣。”梁榮江介紹,從2011年開始,陶瓷企業在研發新產品時就已經開始偏向於大規格瓷磚的研發,但沒能在市場占有一定市場份額主要基於企業沒有花費太大精力在終端進行展示推廣,同時受其生產技術要求太高、消費人群受限定等因素限製。“早在幾年前,91桃色下载污污就生產出大規格產品,但真正加大力度進行推廣還是從今年開始,為生產大規格磚,91桃色下载污污已對生產線進行改造,往後會推出更多大規格產品。”
據悉,仿古磚多以小規格為主,小到100×100mm、150×150mm,大到600×600mm都是目前市場上份額最大的主流規格。隨著全拋釉市場競爭激烈,利潤逐漸走向冰點,越來越多企業“調轉橋頭”,紛紛涉足仿古磚領域,產品規格也越做越大,1000×1000mm、1200×600mm的大規格仿古磚較為常見。與此同時,隨著消費者對該產品的認識不斷提升,大規格仿古磚也成為發展必然趨勢。
“仿古磚在其發展的十數載中,一直在拋光磚、全拋釉、瓷片等產品背後‘不顯山不露水’,有市場需求但市場份額不大,發展至今才慢慢嶄露頭角。”梁榮江指出,大規格瓷磚的推出是廠家生產實力的彰顯,同時亦可豐富產品線,滿足市場對產品規格多元化的需求,以差異化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但無論是生產廠家還是終端消費市場,大規格瓷磚都不能算是主流,要真正大批量生產、在市場引起很大反響還有待觀察。
“從目前業內的發展現狀來看,大規格瓷磚在短期內不會成為主流。”黃延生認為,未來隨著行業的發展及市場的變化,大磚的設計應用空間更為廣闊,大量生產和使用大規格瓷磚或將成為可能。
大規格發展受限製,未來市場可期
“91桃色下载污污目前主要生產1200×1200mm與1200×1800mm兩種大規格產品,因為銷售小,一年主要投產一至兩次,每次生產4~5萬片,其中以1200×1800mm居多。”盡管如此,在魏蕊看來,大規格產品呈上升趨勢發展,因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住房空間擴大,大規格產品更能適用大空間的裝飾需求,不僅可以為經銷商帶來新的利潤點,同時也可以讓廠家差異化發展。
魏蕊進一步指出,目前,大規格拋光磚市場局限性大,銷量較少,而且運輸難度大,容易破損。
對此,黃延生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表示,大規格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容易產生破損,工裝相對於家裝用量大,運輸問題相對好解決,但家裝中不成規模的運輸成本高昂。
“規格的變化涉及到模具、壓機、窯爐等設備的整改,設備改造不是三、五十萬可以解決的,所以有些廠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願意為小小的一塊市場去付出。”梁榮江表示,企業之所以花費精力、成本投入到大規格產品的生產上,並不是因為其在市場上好賣,而是因為企業要尋求差異化發展。
現今大規格瓷磚生產的主要瓶頸在於產能配置方麵。在業內之所以還沒出現大規模跟風生產大規格瓷磚的現象,主要還是市場需求所致,因市場蛋糕不大,一些廠家短期內無意為生產大規格瓷磚而整改設備。
“為什麽消費者喜歡在衛生間鋪馬賽克,因為馬賽克小,防滑性能好,產品規格越大,防滑性能越差。”梁榮江指出,除卻生產設備上的問題之外,由於國內生產大規格產品的工藝技術還有待加強,同時,梁榮江坦言國內1.8米規格的產品可以用作形象產品,因目前生產技術不成熟,規格越大,實際應用並不大。
“公司經過詳細的市場調研,了解市場需求後才決定推出怎樣規格的產品,產量也有一定規劃,不是盲目生產。”鮑偉指出,大規格瓷磚目前還不是主流產品,市場所占比例並不大。但因市場有一定需求,生產大規格瓷磚的廠家目前並不多,所以競爭相對較小。
“大規格瓷磚未來會成為趨勢。”鮑偉認為,瓷磚往大處做是必然趨勢。首先,瓷磚生產需要消耗資源,節約資源是國家、行業、企業都需要踐行的事;其次,大規格瓷磚更有利於設計師發揮想象力,給設計師一個更廣闊的設計表現空間。
為了更好地推廣大規格瓷磚,區波成建議在保持持續創新研發同時,對產品進行持續推廣,舉行各種產品培訓,包括產品的熟悉、大規格產品空間應用,讓終端更好地理解大規格產品,從而更好引導客戶。
來源: 新浪地產網